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

NruanNruan来源快科技评论2.3W

AMD在台北电脑展期间正式公布了基于7nm新工艺、Navi新架构的RX 5700系列显卡,号称基于全新的RDNA架构,相比于现有的Vega架构同频性能提升25%、能耗比提升50%,实际性能相比于RTX 2070高出约10%。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

按照AMD的说法,RDNA架构主要有三个大方向的改进:

- 新的计算单元设计:改进效率,提升IPC

- 多级缓存一致性:降低延迟,提高带宽,节约功耗

- 精简图形流水线:优化单位频率性能,提升频率

另外,它还是第一个原生支持PCIe 4.0的消费级GPU架构。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2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3

按照硬件曝料大神APISAK给出的情报,Navi GPU的核心封装面积只比三代锐龙略大一点点,GPU本身的面积则只有255平方毫米,相比于RX 480/580所用的Polaris 10核心(232平方毫米)只增大了10%,甚至和当年火爆的HD 4870 RV770核心(256平方毫米)几乎完全一致。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4

相比之下,RTX 2070所用的TU106核心面积达到了445平方毫米,Navi只有它的大约57%,甚至GTX 1660系列的TU116核心都有284平方毫米,Navi 10比之小了10%。

由此可见Navi架构的紧凑和效率,以及台积电7nm工艺的高集成度——图灵系列还是12nm工艺。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5

不过据外媒称,Navi并不是彻底翻新重造的全新架构,也沿用了一部分GCN架构的设计,比如每个计算单元仍旧是64个流处理器。

据悉,将在明年登场、面向高端发烧友的Navi 20,才会是AMD多年来第一个真正全新的GPU架构,有望带领AMD重返顶级市场之争。

有趣的是,华擎在台北展示了一系列未来的概念显卡设计,包括高端的Phantom Gaming玩家系列、主流的Taichi太极系列,都是三风扇设计,看起来后者对应RX 5700系列,前者则可能是为未来的Navi 20做准备的,体积庞大,甚至已经超过了2.5插槽。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6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7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8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9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0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1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2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3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4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5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6

AMD Navi基于RDNA/GCN混合架构:2070六成面积 更高性能-图片17

 
Nruan
  • 本文由 Nruan 发布于 2019-06-02 22:48
  •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:N软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