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京东入股唯品会:腾讯等了两年 京东不想收购

2017-12-2122:23:14来源: 搜狐IT 评论 10,556

“(收购唯品会)这个事都成月经话题了”,京东服饰事业部一名员工对搜狐科技说,即使在京东内部,很多人也对它失去了讨论热情。自从今年618期间两家公司联合发布声明抗议天猫“二选一”之后,关于京东即将收购唯品会的消息就从未停止,京东内部员工们也经历了长时间的热议。

腾讯京东入股唯品会:腾讯等了两年 京东不想收购

搜狐科技文/崔鹏

和过去两年互联网圈内的很多传闻类似,这则传闻也成真了。不过结果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京东采用与腾讯联手入股的方式拉来了唯品会,并没有直接控股或收购后者。

12月18日早晨,腾讯及京东宣布8.63亿美元,以前收市价溢价55%的价格投资唯品会,唯品会将为本次交易定向增发10%的股份。

部分京东和唯品会的员工同时表示,唯品会有自己的想法,这种结盟的方式,在保持独立运作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合作,对大家来说是共赢。

但仍然有一些与交易相关的模糊问题,比如唯品会未来是否会被腾讯和京东吞下,比如为什么京东选择入股而不是控股,以及腾讯为何入局?

谁的唯品会?

在本次三方交易公布前,京东已经在公开市场买入唯品会2.5%的股权,本次京东及腾讯购入的唯品会新发股份,禁售期为两年,最终腾讯将持有公司7%的股权而京东则持有5.5%。

腾讯京东入股唯品会:腾讯等了两年 京东不想收购

沈亚作为公司第一大个人股东,目前仅拥有14%股份,距离腾讯+京东的12.5%相差不多,两年禁售期后腾讯和京东将增加其投资至唯品会已发行股本的12%及8%来维持董事会席位,两者占股比例将超过沈亚。

有部分舆论认为,腾讯和京东在未来完全可以吃掉唯品会。

但考虑到唯品会作为美股上市公司同股不同权的架构,腾讯及京东将分别拥3.3%及2.6%的投票权,而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沈亚将拥有58.4%的投票权。

所以,截止目前,唯品会的控制权仍然在沈亚手中。

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,沈亚强烈的个人意志左右了唯品会面对京东和腾讯的态度变化。

两年前坚定拒绝,现在为何反悔?

唯品会内部员工告诉搜狐科技,早在2015年,唯品会仍带着“妖股”标签的时候,腾讯就曾向唯品会表达过入股意向,希望进入其董事会,但被公司创始人沈亚坚定拒绝,此事最终不了了之。

时间来到2017年底,还是唯品会和腾讯,加上传闻已久的京东,最终唯品会改变了态度,选择接受。

两年过去,唯品会的境遇已经大不相同,数据和市场表现让沈亚开始变得焦虑。

先看营业收入,唯品会巅峰时期每个季度都有超过100%的增速,而今年三季度这个数据已经不到30%,数据在持续走低。

对比体量更大的阿里巴巴与京东,前者同比增长61%,后者同比增长39%,唯品会的疲态比较明显。

再看净利润,2017财年唯品会的净利润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跌,其最新财报数据显示,Q3的净利润同比下跌了1.4%,甚至不如去年同期。

要知道,在唯品会被封为“妖股”的那两年,支撑其股价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就是盈利能力。比如2014年全年唯品会的净利润为8.5亿元,苏宁当年的净利润为8.61亿元,二者不相上下。

如果说对物流的持续投入挤压了唯品会的净利润空间,数据下滑还能解释,那股价更能体现出资本市场对它的态度。

直到本次腾讯京东入股的公告发布前,唯品会的股价已从年初的11.23美元/股,下跌至最低7.97元/,它的市值也从高峰时的180亿美元,一路跌到了入股公告发布前的不足50亿美元。

还有,大公司一旦开始走下坡路,人才的流失迹象最为明显,唯品会是个很好的案例。

有唯品会离职员工提醒,2017年初老虎基金和红杉等大股东相继退出后,唯品会股价从最高点“腰斩”,沈亚曾亲自找来前复星创投董事总经理严峻分管唯品会国际业务,试图为公司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,但严峻不到一年便离职而去。

这只是唯品会人才大规模流失的一个缩影,在过去两年间,多名广受唯品会内部员工好评的高管纷纷离职,其中虽然不乏内耗原因,但公司处在下行通道是不争的背景。

沈亚一直没有放弃过让唯品会“东山再起”的尝试,他认为自己的公司能成为第二个京东,也对困境中的唯品会转型有自己的规划,一年多来他对公司业务和人员做了多次调整,但都没有起到良好效果。

为何不是控股或收购

首先,该买还是要买的,虽然唯品会距离巅峰时期差距已经很大,但它对京东来说依然有价值。

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唯品会的优势:女性用户多。

唯品会CFO杨东皓曾公开表示,唯品会用户种80%是女性用户,高信誉度,高复购率,高消费频次,这部分客群的购买需求往往辐射整个家庭的全生命周期。

她们正是3C起家的京东所需要的客户群。

同时,唯品会所经营的服装鞋帽不仅是天猫的强势品类,也是京东正在发力的品类。

近两年阿里和苏宁对京东优势的3C家电业务进行了疯狂进攻,而京东也在不断加码服饰快消业务反攻,服饰、家居和消费品事业部正在成为京东GMV增长的主要推动力。

此前刘强东曾公开表示,今年三季度有超过100家国产服饰品牌退出京东,京东服饰品类GMV的增长几乎陷入停滞。

此时与唯品会联盟的好处就显而易见。虽然不至于获得跟阿里五五开的对抗优势,但至少在品牌商那里,面对“二选一”问题时,顾虑因素会少很多。

但为什么不是传闻已久的控股甚至收购?

几个月前某位唯品会离职中层员工曾谈起京东收购唯品会的话题,表示以沈亚的性格和心气,是不可能接受唯品会被京东收购的。

唯品会不愿意卖身,京东也不太想全盘买入了。

有京东内部人士提醒搜狐科技,对于京东来说,一旦收购唯品会,两边平台的定位调整、双方团队整合、业务调整等都是很复杂的事情。这会消耗京东很多时间和资源,目前和阿里愈发激烈的战局并不会给京东太多喘息的机会。

如果从行业背景来看,半年多以来京东对唯品会的需求也在逐步减弱。主要原因是京东在快消、生鲜和服饰业务方面增速明显,女性用户占比得到了明显提升。

整理公开信息可知,今年1月至7月京东超市女性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90%,过去12个月新增用户中女性远超男性,女性用户正在成为京东超市的消费主力。

9月京东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,京东消费品事业部总裁冯轶曾公开表示,不管是销售额还是增速,京东超市都超越了线下商超。

同样是京东公开的数据,在刚结束的双11期间,京东超市孕产品类女性用户消费占比超过了70%,在坚果、酸奶、面、调味品的品类中,女性用户消费金额占比超过60%,卸妆、精华品类的女性用户数量是同期的2倍,清洁品类整体女性下单金额是去年同期4倍;购买洗衣液的新增用户中有七成是女性。

以上都是贴近女性用户的品类,也都拿到了明显的数据增长。

同时,唯品会的活跃用户数量增速也呈下滑趋势,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62.0%,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15.0%。

而且,在唯品会今年大力投入的金融和物流领域,京东也有着长期的布局和良好的基础,双方如果合并,补齐效果会差很多。

所以,京东选择入股的方式,是当下非常合适的选择。

为什么腾讯加入进来了?

如前文所说,腾讯早在2015年便向唯品会表达过入股的意向,只是当时的沈亚心高气傲不愿意接受,但从中也能看出腾讯对零售领域的兴趣由来已久。

这两年阿里在新零售领域动作不断,先后投资了银泰商业、苏宁云商、三江购物、新华都、联华超市、高鑫零售等传统线下零售巨头,零售领域重新成为了资本关注的焦点赛道。

腾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焕发“第二春”的领域。

在11月初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腾讯COO任宇昕曾特意提到了“智慧零售”的概念:开放自家的社交、流量、大数据以及AI技术支持,商家能利用这些能力提供“千店千面”的服务,腾讯帮助商家打造不同的解决方案,用户运营仍然交由商家掌握。

同时他也强调,腾讯做智慧零售并不意味着腾讯要大举进入电商,“腾讯之前承诺过不做自营电商业务,商家不需要担心”。

现在看,这更像是为某些电商平台提前打了预防针。

阿里的商业版图越做越大,立志“连接一切”的腾讯怎么可能放任阿里拿走所有经济基础设施的升级红利。

而马化腾对微信支付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,也意味着腾讯不能丢掉零售这块市场。

众所周知微信具备支付宝没有的高频优势,但阿里采用的打法是多维,用立体丰富化的场景去应对微信支付的挑战,不断收购线下商超、力推盒马鲜生、加大口碑覆盖范围,都是基于这个战略思路。

如果零售市场阿里一家独大,微信支付将失去大部分线上线下商业场景,腾讯是不希望看到这一幕发生的。这是腾讯入股永辉超市和唯品会的共同原因之一。

当然,维护京东这个被投资方,也是腾讯入局的重要原因。

京东单靠自身并不具备足够多的战略资源,即使与唯品会联手,关系也容易松散化,如果有腾讯牵头,三方很多业务的协调会容易一些。这个层面已经有很多人分析,这里就不再赘述。

weinxin
N软网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观点新鲜独到,有料有趣,有互动、有情怀、有福利!关注科技,关注N软,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!
  • A+

发表评论